指令和程序
所謂的程序實際上就是指令的集合,利用這些指令去控制計算機做我們想讓它做的事情。
大多數使用的計算機,本質來說屬於’范紐曼型架構’的計算機,是一種將程式指令記憶體和資料記憶體合併在一起的電腦設計概念架構。
而這架構有兩個關鍵點:
將存儲設備與中央處理器分開。
將數據以二進制方式編碼。
變數和資料型態
變數是一種存儲數據的載體。變數是存儲器中存儲數據的一塊內存空間也實際儲存數據,變數的值可以被讀取和修改。
數據有很多種資料型態,除了數值之外還可以處理文本、圖形、音頻、視頻等等。
整數:Python 中可以處理任意大小的整數,支持二進制、八進制、十進制和十六進制的表示法。
浮點數:浮點數也就是小數。
字串:以單引號或雙引號括起來的任意字串,比如 ‘hello’ 和 “hello”。
布林:布林值只有 True、False 兩種值。
複數:如 3 + 5j,跟數學上的複數表示一樣,唯一不同的是虛部的 i 換成了 j。
變數命名
對於每個變數需要給它取名字,在 Python 中,變量命名必須遵守硬性規則和建議遵守的非硬性規則。
硬性規則:
變數名稱由字母、數字和下底線構成,數字不能開頭。
大小寫代表不同。
不要跟關鍵字(有特殊含義的單詞)和系統保留字(如函數、模塊等名字)衝突。
非硬性規則:
用小寫字母拼寫,多個單詞用下底線連接。
受保護的實例屬性用單個下底線開頭。
私有的實例屬性用兩個下底線開頭。
在對變數資料型態轉換時可以使用 Python 的內置函數。
int():將一個數值或字串轉換成整數,可以指定進制。
float():將一個字串轉換成浮點數。
str():將指定的對象轉換成字串形式,可以指定編碼。
chr():將整數轉換成該編碼對應的字串(一個字元)。
ord():將字串(一個字元)轉換成對應的編碼(整數)。
變數的使用
文章中提供以下三種範例
a = 10
b = 20
print(a + b) # a、b 相加
print(a - b) # a、b 相減
print(a * b) # a、b 相乘
print(a / b) # a、b 相除
print(a // b) # a、b 相除曲整數
print(a % b) # a、b 相除曲餘數
print(a ** b) # a 為底 b 為指數

a = int(input(‘ a = ’))
b = int(input(‘ b = ’))
print(‘ %d + %d = %d ’ % (a, b, a + b))
print(‘ %d - %d = %d ’ % (a , b, a - b))
print(‘ %d * %d = %d ’ % (a, b, a * b))
print(‘ %d /%d = %f ’ % (a, b, a / b))
print(‘ %d // %d = %d ’ % (a, b, a // b))
print(‘ %d %% % d = %d ’ % (a, b, a % b))
print(‘ %d ** %d = %d ’ % (a, b, a ** b))

a = 100
b = 12.345
c = 1 + 5j
d = ‘hello, world’
e = True
print(type(a))
print(type(b))
print(type©)
print(type(d))
print(type(e))

練習
練習1 - 華氏溫度轉攝氏溫度。